揚州光大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13235276698
郵箱:1208075462@qq.com
揚州市邗江區堡城路208號

揚州地下室防水與外墻部分標準化施工的結構要求
1) 地下結構迎水面(底板、外墻、頂板)必須采用防水混凝土。
2)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
3) 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和外墻厚度不應小于250mm。
4)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5) 要特別關注地下結構的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盒)等薄弱環節,應重點核查細部構造措施是否嚴格按防滲漏節點做法施工。
結構要求
1) 地下結構迎水面(底板、外墻、頂板)必須采用防水混凝土。
2)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
3) 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和外墻厚度不應小于250mm。
4)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5) 要特別關注地下結構的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盒)等薄弱環節,應重點核查細部構造措施是否嚴格按防滲漏節點做法施工。
抗滲等級要求
1) 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不得小于S8級。
2)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應審查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并作抗滲試驗確認;施工期間對原材料、配比等進行實地抽查驗證。
中庭或半地下室部分的要求
1) 混凝土結構高于填土面200mm以上
2) 防水上翻邊要求超過填土面250mm以上。
成品保護要求
1) 防水層施工完成后應避免其他材料或硬物劃傷、碰傷,造成防水層破壞。
2) 嚴禁在剛施工完畢的防水層上堆放建筑材料或其他重物。
3) 待防水層到達強度后應及時檢查防水層是否損壞,并進行閉水試驗,如防水層損壞需及時修補,然后再及時進行防水保護層施工。
基層要求
1) 防水基層最佳選擇為結構面,但要求結構面堅固、平整、表面壓光。防水施工面建議優先使用結構找坡。
2) 如結構面達不到防水施工要求,需使用1:3水泥砂漿找平/找坡,最薄處不小于20mm。完成面應堅固、平整、表面壓光,不得有酥松、起砂和空鼓。
3) 防水轉角處應做R角處理,使用1:3水泥砂漿,完成面應堅固、平整、表面壓光,轉角處需施工附加防水層。
★ 地下工程細部 ★
穿墻管
工藝流程
1.穿墻套管安裝 2.混凝土澆筑 3.防水加強層 4.防水層 5.密封處理 6.防水保護層
控制要點;基層要求
1.在迎水面一側,沿穿墻管周邊施工防水加強層,材料同防水層。防水加強層沿穿墻管及外墻周邊寬帶均為250mm.
樁頭
工藝流程
1.樁頭清理 2.水泥基滲透結晶 3.防水加強層 4.防水層 5.防水保護層
控制要點;基層要求
1.樁頭必須清理干凈,剔鑿至混凝土密實處。
2.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時應連續,均勻不得少涂或漏涂,及時養護。
參考圖示
地下室側墻施工縫
工藝流程
1.預埋鋼板止水帶 2.施工縫清理 3.澆筑混凝土 4.防水加強層 5.防水層 6.防水保護層
控制要點;基層要求
1.混凝土表面應清理干凈,無浮漿,雜物。
2.施工縫兩側防水加強層寬度不小于250mm,材質同大面防水層。
參考圖示
地下室后澆帶
工藝流程
1.后澆帶基槽清理 2.防水加強層 3.防水層 4.防水保護層 5.澆筑后澆帶(待兩側砼齡期達42D以上)
控制要點;基層要求
1.混凝土表面應清理干凈,無浮漿,雜物。
2.施工縫兩側防水加強層寬度不小于250mm,材質同大面防水層。
參考圖示
地下室外墻與頂板轉角
工藝流程
1.防水加強層 2.防水層 3.防水保護層
控制要點;基層要求
1.基層表面應清理干凈,無浮漿,無雜物。
2.外墻與頂板交接陽角部位施工附加層,防水加強層向下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mm
防水加強層材料和做法同防水層。
參考圖示
★ 外墻部分 ★
外墻面防水技術措施
1.外墻不同材料交界處掛設鋼絲網兩側搭接不小于 150 mm,鋼絲網應選用熱鍍鋅電焊鋼絲網(網目≤10×10,絲徑 1mm,鋼釘間距≤400mm);
2. 加氣混凝土墻面抹灰前應在其表面用專用砂漿或界面劑進行底層處理,然后采用與加氣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對應的砂漿抹灰;找平層直至防水層、飾面層應在相同位置設分格縫,其縫寬8~10mm 的半開縫并按層分別嵌填高彈性耐候密封材料;
3. 穿過外墻防水層的管道、螺栓、構件等應預埋,在預埋件四周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4. 女兒墻壓頂板須將內外保溫層全部覆蓋,如女兒墻為二次澆筑,則應在根部做現澆鋼筋混凝土反坎 300mm;
墻身構件防水技術措施
所有挑出外墻的構件均必須做反坎,反坎高度不小于 150mm,并在根部找R50 小圓角,以防積水;同時該構件水平面排水找坡坡度應不小于2%
外墻(門窗)洞口防水技術措施
1.外墻(門窗)洞口防水技術措施
2.外墻窗臺下如為砌體墻,宜用實心砌體并加混凝土壓頂,大于 2m 的窗洞口加構造柱。
3.窗楣、窗臺:窗楣應做滴水線或滴水槽,室外窗臺應低于室內窗臺面,完成面坡度不得小于5%;外墻外保溫墻體上的窗洞口,應安裝室外披水窗臺板;
4. 如采用副框設計,主框安裝時外邊緣應內退副框外邊緣不少于 5mm;窗臺外保溫及面磚(涂料)施工時須在外側窗框與外墻連接處壓槽,或降低外窗臺高度至露出副框,然后打膠收口,確保密封膠與主框及副框都連接牢固;
5.外墻(門窗)洞口外側金屬框與防水層及飾面層接縫處應留 10×7mm(寬×深)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專業車庫防水、外墻防水、防水堵漏,揚州光大防水堵漏公司!